发布日期:2020-04-25 | 发布机构:电子商务应用发展中心 |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此页
然而,一场疫情,又让一切变得充满不确定性。一方面,“宅”经济促进消费需求进一步释放,跨境消费大爆发。而另一方面,疫情对跨境电商造成的负面影响也不小,物流供应链难以满足增长的消费需求。
外贸难,跨境电商撑起进出口
一场席卷全球的疫情,为外贸行业蒙上了一层阴影。今年3月中旬,由于外贸订单取消导致订单骤减,号称“世界工厂”的东莞,相继倒下了两家大型外贸公司,上千名员工失去了谋生的饭碗。
而与此同时,跨境电商等新型贸易业态却反而呈现出了一番增长态势。数据显示,今年1-2月,广东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同比增长33.4%继续保持全国首位;海南前两月的跨境电商业务增长也达到了5.5倍。今年2月,天猫国际进口商品消费额同比增长超52%,京东国际、考拉海购等进口跨境电商平台订单也得到大幅增长。
外贸与跨境电商原本同气连枝,然而在一场意外的危机之下,却呈现出了截然相反的发展方向。网经社门户网站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络零售部主任莫岱青对此作出了如下解释:“防疫期间,消费者消费需求进一步释放,进口消费更加常态化,消费者与平台间的黏性会增强。可以说,跨境电商迎来了新机会。”
阿里似乎也在这个档口儿看到了新的机遇。同在今年三月中旬,蚂蚁金服通过云鑫创投实现了对芥舟科技的控股,芥舟科技正是一家跨境互联网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国内贸易,经营进出口业务等,而蚂蚁金服此举,也被视为是阿里在增强对跨境电商的布局。
在传统外贸因疫情遇阻之际,跨境电商却撑起了国内的进出口贸易,减轻了不小的损失。由此,国务院新设46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加大对跨境电商额政策扶持,似乎都有了合理的解释,而电商巨头阿里的加码布局,也隐隐带动起了整个跨境电商行业的风向。
危与机,中小型跨境电商的自省与自救
然而,疫情也并非没有为跨境电商造成负面影响。物流运力跟不上、供应链效率低下、企业现金流紧张,都是当前疫情之下跨境电商要面对的难中之难。
整体看来,疫情对跨境电商可谓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对于阿里等头部企业而言,或许“机”更大于“危”,而对中小型跨境电商平台来说,主动出击、化“危”为“机”就显得十分重要。
基于此,跨境电商平台也纷纷联手卖家共抗风险,如Wish推出7大政策帮助商户度过难关;敦煌网出台五项举措帮助卖家降低疫情风险。其中不乏赔款免除、订单履行时间延长等举措。
如今,海外疫情仍在继续,跨境电商也尚未迎来新的复苏点,然而企业方已经在此次疫情中吸取了不少的经验与教训,甚至已经通过此次疫情思考起了跨境电商未来的新方向。
全球仓CEO、全球采销联盟创始人Benny就表示,疫情之后要想办法去建立整个私域产品的供应链,“只有你掌握了品牌,只有你跟品牌的供应链进行深度的合作,这样才有可能去真正抗衡现在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如果大家还是在通用的产品上面竞争,去分一杯羹,去炒货去做差价,我觉得这个不是跨境进口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
不约而同的,行云全球汇联合创始人兼高级副总裁陈华也表达了相似的观点:“对于跨境进口企业来说,在这样的环境中,更需要加强与品牌方以及一线渠道的直接沟通,保障货源的稳定供应。另一方面,在全球范围内,加强与疫情控制较好国家的潜力品牌合作,完善全球产品的供应体系,也是跨境进口企业的新机遇。”
不难发现,经此一疫,中小跨境电商都在供应链建设方面有了新的想法。加强与品牌供应链的直接沟通、深度合作,是目前公认的抗击未来不确定风险的最佳防御办法。一场疫情,虽为跨境电商造成了难以量化的伤害,却同时也推动行业有了进一步的成长。
如今,一边是政策方面加大了跨境电商的扶持与帮助,一边是行业在危机后的自省、自驱,可以看到,在经历了10年的野蛮生长后,跨境电商正迈过疫情,逐步走向成熟。
授权查询 关于我们 联系电话:400-088-5388
苏ICP备17000330号-4 Copyright © 2019 CEDRC 版权所有